- 我的孩子經常分心,是不是有過動症?
- 過動症的治療是否一定需要使用藥物?
- 過動兒的智力是否會受到影響?
- 如何在家庭中幫助過動兒改善行為?
- 過動兒能否正常參加學校的活動和課程?
什麼是過動症
過動症,全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,簡稱 ADHD),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展障礙,主要影響兒童和青少年。過動症的主要特徵包括注意力不足和過度活躍、衝動行為。這些症狀可能導致學習困難、人際關係問題及情緒困擾。過動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,但遺傳因素、孕期環境以及大腦功能的失調被認為是可能的影響因素。
診斷標準
根據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(DSM-5)的標準,過動症的診斷需符合以下條件:
- 症狀出現年齡:在12歲之前發病。
- 持續時間:症狀需持續至少6個月。
- 多環境出現:症狀需在兩個或多個環境中出現(如家中、學校)。
- 影響日常功能:症狀需顯著影響社會、學業或職業功能。
- 排除其他疾病:症狀不能由其他精神或生理疾病引起。
過動症的症狀分為兩大類:注意力缺損和過動/衝動。每一類中至少有六項症狀需符合診斷標準。
注意力缺損型:
- 無法專注於細節,經常犯錯。
- 很難持續專注於工作或遊戲活動。
- 當與他人直接對話時,似乎不在聽。
- 無法按指示完成作業或日常工作。
- 難以組織任務和活動。
- 避免或不喜歡需要持續精神努力的任務。
- 經常丟失必需品(如書籍、工具)。
- 容易被外界刺激分散注意力。
- 日常活動中經常健忘。
過動/衝動型:
- 手腳動個不停,或在座位上扭動。
- 在應坐著的情況下離開座位。
- 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攀爬。
- 難以安靜地參與休閒活動。
- 經常忙碌或像被“裝上馬達”一樣行動。
- 過度講話。
- 別人問話還未說完就搶答。
- 難以等待輪流。
- 打斷或干擾他人的活動。
過動兒的日常表現與面對的生活與學習問題
過動兒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面臨許多挑戰。他們通常無法長時間專注於任務或遊戲,容易分心,經常忘記或丟失物品。這些注意力缺損的症狀使他們在學校作業和家庭作業中經常犯錯,難以完成任務。此外,過動兒在教室或其他需要安靜的環境中,往往難以靜坐,表現出過度活躍和衝動行為,如頻繁插話或打斷他人,難以等待輪流,這些行為會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,導致同學的排斥或教師的批評,進一步影響他們的自尊心和情緒穩定。

復健科對於過動兒的治療方式
復健科對於過動兒的治療主要集中在行為與情緒控制、神經生理改善、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,這些部分主要由職能治療師提供治療,目的在提高孩子的執行功能、自我控制、專注力及改善社交技巧。
行為治療
行為治療通過結構化的活動和策略,幫助過動兒學習如何調節自己的行為。這些活動包括設定明確的規則和目標、提供正向增強和獎勵系統,以及使用分段學習來幫助孩子逐步改進行為。行為治療還強調父母和教師在孩子行為管理中的角色,提供他們有效的策略來處理過動兒的行為問題。
感覺統合治療
過動兒常常對感覺刺激有異常反應,感覺統合治療旨在幫助孩子更好地處理和反應感覺信息。治療師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,如平衡板、搖晃椅和觸覺遊戲,來提高孩子的感覺處理能力,這有助於改善他們的注意力和行為控制。
延伸閱讀:為什麼過動兒要看職能治療師?
精細動作訓練
許多過動兒在精細動作方面有困難,職能治療師會通過各種手工活動、書寫練習和工具使用來提高孩子的精細動作技能,這不僅有助於他們在學校的表現,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。
時間管理和組織能力訓練
過動兒往往缺乏時間管理和組織能力,職能治療師會教導孩子如何使用計劃表、制定任務清單和分段完成任務的方法,這些技能對於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日常生活管理非常重要。
社交技能訓練
過動兒在與他人交往時常常遇到困難,職能治療師會通過角色扮演、模擬情景和小組活動來幫助孩子學習和練習社交技能,包括如何開始和結束對話、理解非語言信號以及解決衝突。
情緒管理訓練
過動兒容易出現情緒波動,職能治療師會教導孩子識別和理解自己的情緒,並學習適當的情緒表達和調節方法,如深呼吸、冥想和正念練習,這有助於減少他們的衝動行為和情緒爆發。
延伸閱讀:利用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
結論
透過正確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,過動兒可以獲得有效的幫助,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學習表現。家長和教師的支持與理解在過動兒的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,綜合運用行為治療和職能治療,能夠幫助這些孩子更好地應對挑戰,實現他們的潛力。